顯示具有 現代節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現代節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禁菸日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是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令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後來由中華民國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國際禁毒日
目錄
1 背景
2 全國禁煙
3 封鎖十三行
3.1 銷煙過程
4 參考文獻

背景

販賣鴉片的躉船,和中國漁船相比下大得多。
自從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敗亡和工業革命之後,英國已晉身為工業大國。1757年,英國消滅莫臥兒帝國,將印度納入殖民統治,是為英屬印度英國東印度公司1773年取得印度專賣權,大量生產鴉片,運送到加爾各答的倉庫等待輸出。英國政府和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會開始對華貿易之時,並不支持販賣鴉片,認為有損國家體面
1833年8月23日英國國會通過《東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國樞密院下令廢止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華的貿易專利權和壟斷權。英國東印度公司大班被駐華商務總監取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任命律勞卑勳爵為首任駐廣州商務總監,並任命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後一任大班德庇時(又譯戴維斯、爹核士、大衛斯)及G·B·羅拔臣爵士為副手。
英國方面已訓令律勞卑可作武力行動,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勞卑成為商務總監不久,就從澳門乘船,打算硬闖廣州進駐,結果與兩廣總督盧坤發生衝突。盧坤下令將律勞卑等人驅逐回澳門,律勞卑退回澳門不久就病亡,德庇時成為第二任駐華商務總監[3]
由於清朝政府不許在陸地上買賣鴉片,也不准將鴉片存於澳門,於是英商就把鴉片倉庫設在船上,名為「躉船」,停泊在伶仃洋台灣的周邊海域,讓走私鴉片者接貨立券,憑券使可在廣州取錢,當時,加爾各答的英國人報紙如此報導:
「在這裡停留的各種大小不同的船隻,有些是躉船,所載的主要貨物是鴉片,這些船隻多年就沒有移動,…………自早至晚,走私船隻從這些躉船上運走鴉片,來往不斷。…………走到鴉片船上,到處都可以看到一個活潑的、發財的、買賣的氣象。在甲板的一邊推著巴特那和貝拿勒斯鴉片,另一邊又推著摩拉瓦鴉片,…………你再舉目一看,又可看到在船尾上,二千元一箱的洋銀,不知多少箱,也有箱子裡裝著紋銀的。…………當你看到這船上這些財富充斥的象徵,而且這些錢在表面上看是如此不注意地分散著,你便對這部貿易的規模之宏大、價值之重要,得有很深的印象了。」
鴉片為清朝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白銀外流,主張禁煙和弛煙的兩派官員爭論不休。道光十八年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鴻臚寺卿黃爵滋上奏道光帝要嚴禁鴉片,痛陳:
「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隸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歲漏銀一千七八百萬両。自十一年至十四年,歲漏銀至二千餘萬両。自十四年至今,漸漏至三千萬両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東、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數千萬両。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臣不知伊於胡底!」
黃爵滋不只建議禁煙,更建議重治吸食者,以一年戒煙為限,若再吸食,必被處死。此奏摺在朝廷引起重大震撼,道光帝下令二十八省將軍、總督和巡撫參與討論黃爵滋奏摺,結果只有林則徐在內的八名督撫贊成黃爵滋的主見。

全國禁煙

吸食鴉片者
以琦善為首的弛煙派評擊黃爵滋,以各種理由將煙害問題歸疚於其他社會問題上,而且主張禁煙的官員不過是少數人,就連道光帝即位前也嘗過鴉片,後來醒覺才戒掉煙癮,使他對禁煙一事猶疑不決。但林則徐早已於江蘇巡撫及湖廣總督任內時禁煙,把煙販及鴉片吸食者一掃而空。鑑於林則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認為禁煙並非不可行,於是道光帝下定決心,革除吸食鴉片的慶親王奕竇、輔國公溥喜之爵位,又將弛煙派的許乃濟品位降級。道光帝召林則徐入京,一連八日,天天皆召見林則徐商談禁煙,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關防,全國禁煙。
林則徐成為欽差大臣之後,引起弛煙派和滿州貴族不滿,但礙於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開反對,只得暗中阻撓。弛煙派首領琦善向林則徐威迫利誘,後人記述當時的情況:
「道出直隸,遇直隸琦善,囑文忠無啟邊釁。蓋文忠任江臬時,琦為總督,曾薦文忠,今忌文忠故言此,論似公而意則私也。文忠漫應之。」
龔自珍亦對林則徐的安危擔憂,他提議林則徐帶同重兵巧匠,一旦發生戰爭,便可即時還擊,更願隨林則徐一同南下,但林則徐不願他捲入政治旋渦,婉拒了龔自珍的好意。
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通力合作,發佈道光帝聖旨,查封煙館,逮捕煙販,下令處死了中國煙販馮安剛。林則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寶順洋行蘭士祿·顛地。威廉·渣甸為阻止林則徐,返回英國,遊說政府對清廷採取強硬行動。林則徐一知道人稱「鐵頭老鼠」的威廉·渣甸離去便高興表示:「鐵頭老鼠,狡猾的鴉片走私頭目,畏懼天朝的憤怒,已經回到煙霧之地。」

封鎖十三行

林則徐越華書院聯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正式抵粵,受九嚮禮炮之禮,所有廣東高官員皆來迎接。美國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觀禮,他留下了有關林則徐相貌的重要文獻[9]:「氣度莊重,表情相當嚴厲,身材肥胖,上唇濃密的黑短髭,下巴留著長髯,看來六十歲左右。」林則徐首先參觀越華書院,並提了一對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衆鴉片煙商以為賄賂就能打動新來的欽差大臣,偏是林則徐就與歷來的官員不同,視錢財如無物,他限定所有煙商三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並簽切結書,聲明以後不販鴉片,保證[10]:「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數的煙商屈服,交出鴉片,但大部份的煙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辦,皆無所動。林則徐便宣告:「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識界的士人與他同一陣線,召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三大書院六百四十五學子入貢院「考試」。這次名為考試,實為問卷調查,試題四道:「1.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2.零售商;3.過去禁煙弊端;4.禁絕之法。」自此林則徐掌握了所有煙商、貪官污吏之名單[2]

林則徐致維多利亞女王的信。
禁煙期間,林則徐寫了一封致維多利亞女王的照會,質問女王明知鴉片有害,在國土上包括倫敦蘇格蘭愛爾蘭等地不產鴉片,嚴禁國民吸食。但卻在其管轄的印度種植生產鴉片,批准國民在中國進行鴉片貿易。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鴉片,並通知女王中國已經通過《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全面禁煙,使英國國民放棄鴉片貿易。
外國煙商認為交少量鴉片給林則徐交差便了事,於是採取施延手法,稱對命令要詳加考慮,成立委員會作報告,七日內回覆。林則徐非常氣憤,限令煙商依時交出鴉片,否則翌日十時親到十三行審判外國煙商。美國煙商表示願隨林則徐指示,遭蘭士祿·顛地阻止。結果三日之後,煙商決定象徵性交出一千零三十七箱鴉片。於是鄧廷楨下令封鎖廣州海岸,圍困十三行,蘭士祿·顛地意圖逃走,被鄧廷楨活捉。
其時商務總監為查理·義律,他一聽到十三行被圍困,立即從澳門趕到廣州。義律只見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劍闖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絕不讓他走出來。林則徐下令十三行內所有華人遷出,斷絕通信,斷水斷糧。十三行內有三百五十名外國人,只得親自去烹調、洗滌、鋪牀、擦燈、挑水、擠牛奶,做平時根本不用動手做的家務]。
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義律屈服,願意約見任何一名官員。廣州知府與他見面,但義律又不出現。林則徐向義律作最後通牒——《示諭外商速交鴉片煙土四條稿》,痛斥義律,義律最終於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時服從林則徐之命令。向林則徐呈送了《義律遵諭呈單繳煙二萬零二百八十三箱稟》;從林則徐3月10日到達廣州,到義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繳出全部鴉片,總共18天。
不過義律留有後著,他不讓外國煙商直接交鴉片給林則徐,而是先交給他,再以「以不列顛女王陛下政府的名義」繳出鴉片,連利息、運費一共二萬零二百三十八箱鴉片。令商業衝突變相成中英兩大帝國的衝突。

銷煙過程

虎門銷煙想像圖

虎門銷煙時的其中一個銷煙池,目前位於虎門鴉片戰爭紀念館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則徐、鄧廷楨及廣東海關監督豫坤乘船到達虎門,會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驗收鴉片。煙販在沙角繳煙,並在路易莎號簽發收據。林則徐並建議繳出一箱鴉片,則賞茶葉五斤。美國及荷蘭煙商承諾永不再販鴉片,義律卻從中破壞,繳煙途中運走鴉片,又以各種理由拖延繳煙時間。林則徐將計就計,也延長封鎖十三行的時間,義律無奈如數繳煙。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間繳煙完畢,拘捕吸毒者、煙販一千六百人,收繳煙膏四十六萬一千五百二十六両、煙槍四萬二千七百四十一桿、煙鍋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煙販繳煙完畢,共收一萬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蘭士祿·顛地等英國商販被驅逐出境,次日義律亦將十三行的英國人撤到澳門。
林則徐本想將鴉片運回京師銷毀,不過御史鄧瀛認為為防鴉片被偷偷換掉,就地銷毀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則徐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接下來林則徐就要找出銷毀鴉片的方法。林則徐曾使用傳統銷毀鴉片「煙土拌桐油焚毀法」,但膏餘卻會滲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於是林則徐找出第二種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化法的辦法是在海邊挑挖兩池,池底鋪石,為防鴉片滲漏,四周釘板,再挖一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成四瓣,掉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各工作人員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務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並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四月二十一日,在虎門銷煙前一天,林公寫文祭海,文說:
倘波臣之夙戒無聞,恐水族之豫防莫及。本除害馬,豈任殃魚,比諸毒矢強弓,會須暫徙,庶使殲鱗凡介,勿損滋生。……尤賴明神昭示冥威,永祛妖物,馴彼犬羊之性,俾識撐梨;杜其蜂躉之萌,專輸嫁布。
當天日記裡又說:「以日內消化鴉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暫徙,以避其毒也。」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門銷煙正式開始,虎門搭起了一座禮台,前面掛著一面黃綾長幡,上書「欽差大臣奉旨查辦廣東海口事務大臣節制水陸各營總督部堂林」,廣東各高級官員全部出席。由於銷煙是公開參觀的,加上是端午節前後,因此人們紛紛前往虎門淺灘[10]。另外,不販鴉片的外商、領事、外國記者傳教士等等,都專程由澳門或其他地方前來參觀,當中無一是英國人,以抗議清廷對英國人財產施加壓迫[3]
當中有帶同家眷之不販鴉片的美商C·W·金、傳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長弁遜等十人,不信林則徐有辦法把所有鴉片完整銷毀,於是前來實地考證。林則徐乾脆給他們進入池邊,讓外國觀察員直接詳看銷煙方法,沿途講解。待觀看全部過程、反復考察後,皆心悅誠服,向林則徐脫帽致敬。事後,傳教士裨治文在任職的《中國叢報》中記述:
「我們已經反復檢查銷化過程的一部分,他們在整個工作進行時的細心和忠實的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會比執行這項任務更加忠實的了[17]。」
此外,《澳門月報》、《季度評論》、《新加坡自由新聞》、《廣州紀時報》等外國人報紙皆大編幅連續報導虎門銷煙,而且得到與鴉片貿易無關的外國人支持及肯定。英國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價增漲,尤其是大米絲綢
澳葡政府亦對查禁鴉片一事相當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諾不販鴉片,並歡迎林則徐親臨查辦。林則徐於是發表聲明,不但葡萄牙商人可以正常貿易,往中國貿易時更會得到保護,絕不被人欺凌。
從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當中,共銷毀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斤鴉片,其中少數鴉片運送京師作樣本,然後銷毀。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東港黑鮪魚觀光文化季









●節慶由來
黑鮪魚屬產卵洄游的族群,被譽為魚肉中的勞斯萊斯「黑甕串」,它和櫻花蝦、油魚子號稱為東港三寶;其魚汛期約為暮春後四月中至六月,捕撈海域大部份位於台灣南端的巴士海峽,台灣捕撈黑鮪地區主要位於屏東東港及宜蘭蘇澳等地,漁獲量佔全世界第一,目前已成為近海漁業中最重要的漁業之一。
●活動內容
屏東縣東港地區近海鮪釣漁船,每年四至六月間至台灣東部海域,所釣獲的為北方黑鮪中的「太平洋黑鮪」。鮪魚之利用通常是作成「沙西米」(即生魚片),也有些加上米飯作成「壽司」。這兩種作法中鮪魚肉的外觀很重要,成品的價格有八成是由魚肉的色澤來決定。 在魚汛期,一艘艘載著黑鮪魚的漁船魚貫入港,吊卸、搬運、分類、喊價,東港漁港一片忙碌;一條黑鮪魚重達數百公斤,價值不斐,而有「黑金」之稱。
●相關資訊交通
公車:在高雄市搭往東港的台汽客運或屏東客運。開車:從高雄走17號省道往南直抵東港。從屏東走27號省道往北到新園鄉烏龍村轉17號省道直抵東港

客家桐花節









●節慶由來
油桐花是台灣中低海拔山區春未夏初的賞花焦點,台北縣賞油桐花的地點,分為南北兩線,分別以土城、三峽山區,以及平溪、汐止一帶為主。尤其是土城,秀麗的山水景色,在每年四、五月間翠綠的青山,加上開滿雪白油桐花的陪襯,更是令人為之驚艷。
●活動內容
土城客家桐花節的活動內容包括桐花茶會、桐花四季、登山拓碑、桐花五月雪及土城鬧桐花等。賞花路線,順著承天禪寺一帶山區健行步道,放眼皆是油桐花的蹤影,綻放在寧靜幽美的山林間。
●相關資訊交通
交通: 搭乘706、藍17至土城市公所站轉搭接駁公車。搭乘10、231、275、705、812、藍16至土城農會站轉搭接駁公車。開車可 由北二高下土城交流道,沿中央路可停車於青青餐廳,沿金城路可停車於土城市公所、金城立體停車場,轉搭接駁公車 搭捷運可 搭板南線到新埔站2號出口,再換乘藍16至土城農會站轉搭接駁公車。接駁公車: 4月23日(星期六)、4月24日(星期日)上午七時至下午六時

桃園潑水節









●節慶由來
潑水節源自泰國、緬甸等中南半島佛教國家,他們視每年傣曆的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大約是在中國清明後的第七日,也就是國曆四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左右,其意義就如同中國人的春節一樣。●活動內容
潑水節的傳統習俗,意謂著沖走過去一年來的不順遂,繼而在新的一年全新出發。根據統計資料,目前在台工作泰勞達十一萬多人,桃園縣泰勞有三萬多人,占四分之一以上,儼然成為泰勞的第二個故鄉。因此每年四月中旬泰國新年期間,桃園縣政府為了一解外勞的思鄉之苦,會與泰國同步舉行潑水節的活動。 這一天男女老幼都穿著新衣裳,帶著食物供品到寺廟中供奉僧侶。這天也是和尚們的饗宴日,不但奏樂慶祝,還可以飽餐一頓。整個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與形式跟中國的新年活動類似,年前先清掃家中內外環境,十三日當天下午會清洗佛像。泰國習俗中,新年時年輕的一輩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長輩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對父母長輩的尊敬,並祈求保祐。另外的習俗是到市場買小鳥和活魚放生,以積功德。透過潑水節活動的舉辦,大大增加了民眾實際體驗異國風情與文化的機會。
●相關資訊交通
開車由中山高→南崁交流道→4號省道(春日路)→左轉三民路客運由桃園車站→搭5、5甲、5乙路公車→體育館站

東北角帆船季









●節慶由來
東北角地區風力穩定,內海腹地廣大,相當適合從事海上活動,也因此帆船運動在東北角海岸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成為當地一大觀光資源。往年東北角帆船的正式比賽,都是由當地協會或俱樂部自行舉辦,2002年起,則改以觀光局東北角管理處結合地方及帆船協會共同主辦,不論規模、船型及參賽人數與觀光客,均創新高。
●活動內容
當此季節來臨時,只見參賽的選手們,各個以精湛的技巧操控帆船,悠游於碧海藍天之間。除了正式比賽之外,主辦單位還會安排別出心裁的「百帆齊航」表演活動,當群集百艘以上的帆船,同時駛出起航線,霎時色彩繽紛與帆影點點的壯觀畫面,彩繪了整個海域,遊客彷彿置身於國外渡假聖地一般。另外,由選手運用海風變化的瞬間,整齊劃一地將風帆轉向的「水上花蝴蝶」表演,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心曠神怡。
●相關資訊交通
交通: 從台北出發:經中山高速公路至八堵或基隆下交流道轉濱海公路台二線省道進入本區;或走北宜公路,於二城轉濱海公路台二線省道進入本區。搭火車:台北到花蓮,沿途在貢寮、福隆、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及頭城等處設站國市?B:台北─羅東 羅東-台北  宜蘭-雙溪(含雙溪-頭城) 頭城-雙溪。基隆客運:基隆─福隆在基隆市基隆客運站搭車,約30分鐘至1小時一班。

鹽寮國際沙雕節









●節慶由來
貢寮鄉從鹽寮到福隆一帶,綿延三公里長的黃金沙灘,沙質屬石英沙,柔軟白細、觸感甚佳,其和水後可塑性佳、易膠著,被世界沙雕協會鑑定為台灣最適合沙雕的場所。
●活動內容
「沙雕」活動,在東北角鹽寮地區墨v悠久,近幾年來更擴大舉辦國際沙雕大賽,邀請各路國際級的沙雕好手,來此創作大型的沙雕作品。美國沙雕大師-柯克蓋瑞,就曾在鹽寮沙灘上,展現故宮紫禁城與水晶宮等大型沙雕作品。此外美國及加拿大共5位大師,也曾在此雕塑出長達30公尺,寬25公尺,高10公尺的巨型沙雕-魔幻城堡,讓不少國內的同好大開眼界。
●相關資訊交通
從台北出發:經中山高速公路至八堵或基隆下交流道轉濱海公路台二線省道進入本區;或走北宜公路,於二城轉濱海公路台二線省道。搭火車:台北到花蓮,沿途在貢寮、福隆、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及頭城等處設站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新埔柿餅節









●節慶由來
新竹縣新埔鎮向以柿餅香、粄條Q、宗廟美等三大特色聞名於全台,而「柿餅加工」更是新埔鎮由來已久的產業之一,每年農曆
農曆:
農曆或陰曆是華人用來來決定種植,收穫,和節氣的依據。9?12月份新竹特有的九降風(就是所謂的東北季風,其風速不亞於輕度颱風,速度每秒甚至可達20公尺,而且有時一吹就是十天半個月,因重陽節前後才開始刮起,故得此名),可讓柿餅達到最好的風乾效果。風乾後的柿餅上常見的白粉並不是黴,而是柿子內部葡萄糖所轉化出來的柿霜。柿霜含有藥效,拿來燉雞可以治氣喘、咳嗽。
●活動內容
新埔鎮公所希望藉由「新埔柿餅節」活動的舉辦,使民眾瞭解柿餅文化的由來、柿餅的製作過程與柿餅產業的發展,進而提昇新埔柿餅的知名度,再創柿餅產業的高峰。柿餅節當天,開幕會場展示柿餅入菜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還有客家歌謠演唱、社區才藝表演、親子DIY區、靜態展示區、柿餅導覽巡禮、削柿皮趣味競賽、有摯搧炕B農特產品展售、傳統挽面表演、客家美食DIY等,在活動期間,遊客也可來一趟「柿餅之鄉」的知性之旅,走訪旱坑里的「飲水思源」古井、炭窯、百年古厝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景點。柿餅的製作流程如下:柿子採收後用特殊刨刀將外皮除去,刨的深度須一致,然後將柿蒂朝下整齊地排列在圓形竹篩上,曝曬3?4天即開始變軟且糖份增加,色澤也從橙黃色轉變為棕褐色,這時須經數道人工捻壓成扁平狀,並持續進行日曬並接受九降風的風乾。

墾丁風鈴季









●節慶由來
台灣的尾端恆春半島,在冬季有強勁的落山風盛行。大自然結合風鈴的創意巧妙地形成了今天的「墾丁風鈴季」。自2002年起,一躍而為觀尼蔣擱的台灣十二大地方節慶活動之榜首,為各地產業結合創意的發展,提供了最優良的示範。
●活動內容
「墾丁風鈴季」為期三週,在遼闊的墾丁夏堤邑沙灘之主題區,規劃了「自然音樂角」、「風鈴林 」、「創意風鈴館」、「風鈴主題館」、「三百六十度偶戲館」、「風鈴迷宮」、「風鈴spa」、「星座風鈴祈福區」、「風鈴福城」與「戶外音樂表演台」等十個主題區。除了可欣賞來自世界各國、琳瑯滿目的風鈴之外,也可在現場DIY帶回家給自己做個紀念。 落山風所造成的風聲與候鳥作客覓食的鳴叫,再想像「風鈴」隨風擺動的叮咚聲,鮮活了整個墾丁大自然音樂家的意境。

宜蘭三星蔥蒜節









●節慶由來
宜蘭三星是典型的農業型鄉鎮,當地鄉民沿襲過去傳統的生活及耕作方式,加上灌溉的水質特優,使得三星地區成為高品質農業園區的代表。每年年初是豐收的季節,蔥、蒜與銀柳為其特產,自1996年起,為了推廣三星地區的特產,打響三星蔥蒜之都之名聲;以及展現農村傳統風情與宜蘭的人文精神外,在政府、民間團體與鄉民共同策劃下,逐漸發展成一年一度的盛會-蔥蒜節。
●活動內容
蔥蒜節活動內容相當多元,每年皆推陳出新、展現創意,例如稻草人、銀柳隧道、美食園遊會、蔥蒜屋、古代農具展…等。其中最引人垂涎的是以三星鄉著名的蔥蒜風味餐分享遊客,離開時不妨購買一些蔥蒜回去烹調美味的佳餚,順便再帶一把銀柳回去裝飾家居、美化生活,甚為愜意。

犁頭店木屐賽




●節慶由來
南投老街犁頭店,盛產穿山甲。在墾荒時期,相傳有金色的穿山甲會冬眠在地底下,常會從入冬睡到夏初端午節還一覺不醒,於是,每年在端午節的午時,村民就會穿著長木屐用力踩踏地面形成噪音以將牠吵醒,希望牠的甦醒能帶動當地全年的好運道,演變至今則形成南屯地區一年一度的民俗體育活動-犁頭店木屐賽。
●活動內容
犁頭店木屐賽,是以四人二腳同心協力競走的方式進行,考驗隊員的默契和團隊精神。現再更增加了「五十公尺賽跑」、「公背婆賽跑」、「滾鐵圈」……等許多運動形式的同樂活動,相當特殊而有趣。

大溪陀螺節









●節慶由來
台語俗稱「干樂」的陀螺,自古即是台灣一種木製鐘形能在地上轉動的流行童玩。大溪和平老街曾是台灣木器童玩重鎮,當地人幾乎從小到大都會打陀螺,美華國小更成立了遠近馳名的陀螺隊。
●活動內容
大溪鎮公所於2002年時,首先以「玩陀螺」為主題,舉辦大溪陀螺爭霸賽,除了表演陀螺的玩法,還有親子「彩繪陀螺」活動,並推出陀螺主題館,邀請彩繪大師畫陀螺,讓陀螺一躍而為可供收藏的藝術品。而美華國小的小朋友與一代陀螺王俱樂部成員,也藉此向各界大顯身手,展現精湛的陀螺技藝,讓大溪「台灣陀螺城」的名號,不脛而走,也因而衍生了2003年10月第一屆的「大溪陀螺節」的開辦,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的升級,重現大溪文化的新契機。









●節慶由來
櫻花品種多樣,是烏來得天獨厚的一大特色,每年二至四月,各式櫻花即陸續沿著環山道路及山林瀑布,以接力方式競相綻放。富士櫻、緋寒櫻、吉野櫻及八重櫻等花開遍野,璀璨繽紛、美不勝收。山櫻花豐富的花蜜是鳥兒的最愛,每到櫻花盛開時節就會吸引如冠羽畫眉、綠繡眼、白頭翁、白耳畫眉等各種鳥類跳躍其間,賞櫻兼賞鳥,真可謂一舉兩得。
●活動內容
台北縣政府為了推廣此地的觀光事業,特於每年櫻花盛開的季節,結合當地的泰雅族
泰雅族:ㄊㄞˋㄧㄚˇㄗㄨˊ

居住北部、中部山區,人口約九萬多人。人,融合歌唱、舞蹈藝術與傳統節慶儀式,呈現出另一種面貌的櫻花嘉年華盛會。

白河蓮花節









●節慶由來
白河鎮公所與農會,為了配合蓮花盛開的季節,於數年前開始,每年的7月至8月定期舉辦「蓮花節」的活動,歷經多年來的大力推廣,目前已頗有成效地結合文化與產業的升級,帶動了地方上整體的繁榮發展。
●活動內容
白河蓮花節活動內容有蓮鄉星戊母蝖B親子彩繪樂陶陶、蓮花巧手競技以及木球比賽;還有賞蓮文化列車、單騎遊蓮鄉、賞蓮鄉一日遊、蓮之鄉-埤斗仔鄉土巡禮、賞蓮捷運碰碰車、夜宿蓮鄉、蓮花大餐等精彩的觀巨t列活動。除了以蓮花為主秀,吸引了許多鎮民與遊客的互動外,白河蓮花之美及許多精緻的休閒活動,更充分展現出白河鎮地方文化的特殊風貌。

陽明山花季









●節慶由來
陽岸s國家公園是台灣北部唯一的國家公園,轄境遼闊,約11,455公頃,以七星山、大屯山等火山群為中心,東面至磺嘴山、五指山;西面至面天山、烘爐山;南面至紗帽山,北面至竹子山,土地公
土地公:

為地方保護神。嶺等,其間有硫磺谷、小油坑、冷水坑、大屯自然公園等景觀區,動、植物、溫泉、花田、果園等應有盡有,是休憩、娛樂、健行、登山的好去處。
●活動內容
陽岸s的七星山腰每年春天開花的季節,按花季時段可分為三波:第一波在春節期間,由梅花、茶花揭開序幕;第二波為二月中旬至三月下旬,是台北市政府舉辦的花季時段,奼紫嫣紅的緋寒櫻、粉紅嫩白的園藝種杜鵑、黃色的迎春花……恣意燦放;第三波在四月下旬展開,由原生種杜鵑擔綱。花季可以持續到五月份,之後各色原生種杜鵑上場,金毛杜鵑、紅星杜鵑、西施杜鵑……等。

三義木雕藝術節






●節慶由來
苗栗縣三義鄉是國際知名的木雕鄉,源起於1920年代,早期以天然奇木雕刻品為主,1970年初是三義木雕鼎盛期,馳名國際,產品以外銷為主;1980年代因國際能源危機導致景氣不佳,雕刻業亦受到波及,但也因此刺激雕刻業重新省思如何將木雕商品晉升至藝術品。1995年木雕博物館的成立,更匯集全國木雕業者群集此鎮,互相切磋觀摩,形成具特色以雕刻為主之城鎮。
●活動內容自
1990年舉行第一屆「三義木雕藝術節」開始,每年5月的木雕藝術節,吸引不少全台各地的民眾前來參觀,透過國內木雕藝術家之參展、交流,拓展創作者對木雕藝術之認識以及視野,進而發揮自我原創性、發展自我獨特風格,帶動發展我國產業文化的觀斥篞翩C活動內容包括:木雕展、彩繪木雕DIY、木雕市集、刀斧神工木雕接力秀、客家生活文化博覽園系列活動……等。

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斥篞翩A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 1995年開始,新竹市政府利用玻璃工藝博物館舉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主要在透過玻璃藝術交流的方式,增加國際學術交流,提供國內、外玻璃藝術工作者及玻璃相關業者及團體一個交流的經驗與機會,用以呈現其成果及交流的心得及技術,以提升國內玻璃藝術創作的水平及人口,與一般民眾對玻璃藝術鑑賞的能力與認識,進而開擴國內的玻璃消費巿場。
●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包括玻璃展覽、玻璃工房現場示範、學術研討會、玻璃藝術街、玻璃劇場、玻璃之趣等,是台灣唯一的玻璃工藝嘉年華會。

石門國際風箏節




●節慶由來

石門鄉位居台灣最北端,形狀類似扇形,以竹子山為頂點,向北開展;因有天然海蝕洞,而有「石門」的稱號。受到強勁東北季風及地殼造山運動的影響,塑造出獨具一格的特殊自然景觀,諸如石門洞及大屯火山爆發熔岩匯流於「富貴角」、「麟山鼻」所形成的風稜石。除了在地質上頗具研究的價值,海岸崢嶸的奇石與渾然天成的美景,造就石門鄉豐富的觀光資源。

●活動內容

台北縣政府利用白沙灣的地形與氣候條件,針對各類風箏的特性,向民眾深入介紹「特技風箏」、「創意風箏」與「傳統風箏」的文化與內涵;並廣邀各國好手來台表演,與國內風箏團隊進行技術交流與觀摩,讓民眾可以在輕鬆、歡樂的氣氛下,盡情享受風箏施放的樂趣。 「傳統風箏」用途多在傳遞訊息、普q距離,或是鍛鍊身體、去病免災;所謂的「創意風箏」是指在材料、外形、表現及特殊功能上有不同的詮釋,並被賦予新生命或新奇效果的風箏;「特技風箏」是一種多線控制風箏,又稱運動風箏。此外,還有「鬥風箏」,這是指兩只以上的風箏,利用急速放線時風箏會產生旋轉的特性,用來纏繞對手風箏的施放線,並以急速拉線割斷對手的風箏線為優勝,所以又稱為「風箏的集體械鬥」。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和平紀念日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重回祖國懷抱;國軍大隊人馬前來接收,台灣百姓們夾道歡呼迎接,為了脫離日本統治,重獲自由而歡欣鼓舞,慶賀生響徹雲霄。
戰後,台灣經濟陷入困境,失業情況十分嚴重,民生困苦。這時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重新整頓;誰知,當時政府腐敗無能,紀律敗壞,特權橫行,導致經濟、政治、民生各方面不但未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人民對政府由期望轉為失望,由愛轉為恨,不滿的情緒一天比一天加深。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專賣局官員在台北大稻埕查緝女販私賣香菸,竟打傷女販,後來又開槍射殺抗議的市民,導火線就這樣引燃了。
第二天(二月二十八日),台北市民遊行示威,前往官府要求懲辦兇手;卻遭到機關槍掃射,於是事情愈演愈烈,台灣百姓全面起來抗爭。一些地方上較有名望的人,為了弭平亂事便出面協調。奉派來台的行政長官-陳儀,卻沒有誠意處理善後,一面假裝和代表們協商,一面卻向 蔣中正請求派兵鎮壓。
三月八日,大軍登陸後,立刻由北到南展開大規模的整肅行動,抓的抓、殺的殺、失蹤的失蹤,死傷難以估計,這便是「二二八事件」。
幾十年來,因為台灣一直處於戒嚴狀態,誰也不敢在公開場合提到這件事;但是,受難者家屬心中的痛與怨,卻沒有隨著時日消失,擴大了「本省人」、「外省人」之間的心結。
一九八七年,結束戒嚴後,二二八和平運動終於開始推展,專家、學者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調查報告相繼出爐,並有二二八紀念碑的設立。
一九九五年,李登輝總統代表政府向受難者家屬致歉。一九九七年二月,台北市政府、行政院相繼宣佈明訂每年二月二十八日為「和平紀念日」。
不管是政府或民間所做的這些努力,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告為死者在天之靈,撫平受難者家屬心中的創痛,並促進全民的團結。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愚人節


「愚人節」也叫「萬愚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任何人在四月一號這一天,都可以任意愚弄別人、開別人玩笑,甚至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宣布一些聳動的消息,都可以不負法律責任「愚人節」由來已久,相傳在西元1564年的時候,法國採用新的曆法,將原來的元旦從四月一日改為一月一日。但是,因為舊的曆法沿用已久,改了新曆之後,大家一時之間還無法適應,每當四月一日時,總是有人會半開玩笑地照樣送禮、宴會、拜年,趁機捉弄取笑那些健忘的人,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個專門愚弄人的節日:「愚人節」了!除了上面所講的故事以外,另外還有幾種關於「愚人節」由來的說法英國人認為:「愚人節」是西元十五世紀宗教革命之後才出現的一個節日。當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會被看成是異端(壞人、怪物的意思),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百姓們相當害怕,於是在四月一日這一天,便互相開玩笑、說說小謊取樂,來沖淡對統治者的恐懼與憎恨。時間一久,便演變為今天的「愚人節」。另外也有人認為,「愚人節」的由來,和聖經裡的「大洪水」傳說有關。相傳距人類始祖亞當之後大約一千六百五十年間,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只留下亞當的後代子孫挪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及各種動物的生命,當洪海稍退之後,挪亞便放出一隻白鴿,想找到一塊水退後之陸地。由於當天正是四月一日,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去幹一種毫無意義的事,有如白鴿之徒勞,實在有夠蠢!所以,四月一日就成了「愚人節」了!呵呵,不管「愚人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在一年當中的所有節日裡,這可是最特別的一個唷!法國人把受到愚弄的人叫做「四月魚」,當天還可買到應景的巧克力魚呢!蘇格蘭人則以「四月布穀鳥」來稱呼那些受到愚弄的人!

元旦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自來元旦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公曆)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西元紀年法",將農曆正月初一稱"春節",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元旦的來歷 (之三) 在當代,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曆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西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在我國,還列入了國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曆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  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曆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