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源
古代中國有個傳說,在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月圓的夜晚,可以看見天上的神靈在月光下飛翔,因此人們都會拿著火把去尋找這些神靈。隨著時代的遷移,舉火把的戶外活動也逐漸演進成今日提著各式燈籠在寺廟和公園歡慶的燈節了
元宵節的猜燈謎活動
元宵節『提燈籠、射燈謎等民俗活動』的由來 元宵節這天,除了要吃元宵、提燈籠、射燈謎等民俗活動外,新竹地區客家族群在農業時代,尚流傳吃菜包、祈求六畜興旺、借錢、借柑等過節習俗,如今已逐漸為人所遺忘,對民俗有深入研究的黃榮洛認為是時代潮流所趨,無可避免。 元宵節為何以「燈」為主題?黃榮洛說,以往的私塾把正月十五日做為開課日,當天的重頭戲則是「開燈」儀式,即由學生備妥一盞燈帶到私塾,由老師點燃後,再由學生提著回家,象徵前途光明吉祥之意。 而客家人提燈籠的習俗亦饒富趣味,一對甫結婚的新人,在元宵節這天,需帶著一只燈籠,前往土地公廟或廟宇向神祈求賜子,然後將燈籠懸掛於廟內,因為求子是求丁,「丁」與「同恩音,亦即是「求丁獻燈」之意,若順利得子,次年的元宵節還願時,需帶兩個燈籠祭拜,以示繼續「求丁」之
意
『偷俗聽香』 元霄習俗饒富趣味
元霄節起源於中國漢代,民間傳統習俗相當多 ,台灣諺語習俗也都寓含趣味,據傳呂氏之亂於 元月十五日平定,因此漢文帝將此日訂為元霄節 ,後來漢武帝進一步將元宵節訂為「上元燃燈節 」,命令當天舉國張燈結綵以祭「太一神」,也 就是主宰宇宙之神。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民間認為是道教「三 官大帝」(三界公)之中的「上元一品九氣賜福 天官洞靈元陽紫微大帝」的壽誕,天官大帝職司 賜福之事,「天官賜福」這一句吉祥話語便是由 此而來。 民間有關元宵節的習俗、諺語相當多,其中「 偷俗」是比較特別及有趣的,傳說末婚男女在元 宵夜「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跳菜股娶好某、偷老古得好某」,新婚婦女或是結婚婦人如果想要生男得子,則可在元霄夜「偷竹籬得男 兒」,或是在元霄節當夭前往寺廟「棱燈腳,阮尪年底做阿爸」。 此外,習俗中也有元宵夜利用「聽香」卜吉凶 ,想要卜吉凶者,可在家中神明廳先向神明告知欲占卜之事,然後以擲筊確定出門行走方向,並在行進途中仔細聆聽旁人交談內容,返家後依聽 到的內容向神明請示以判斷吉凶。 另有一種「祭東施娘」的元霄節俗,則是較鮮為人知,據傳戰國時代的東施貌醜,但卻精於女 紅,二十歲那一年的元霄夜,她為撿拾茅廁內的 繡花鞋而溺斃,後世傅說少女如果想要學好一手 人人誇讚的女紅手藝,需要在元霄夜準備糖果、 甜粿及一只繡花鞋,在廁所前「祭東施娘」。
中國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