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婦幼節



婦幼節其實是由兩個節日合併的,那就是三月八日的婦女節和四月四日的兒童節。
自古以來,在全世界大部份地區,幾乎都存在著男尊女卑的觀念。愈是早期,這種觀念愈深,傳統女性通常處於一種陪襯的、行為受到限制及缺乏自主權的情形,社會地位是低下的。
到了十九世紀,因為受到平等、自由、人權思想的影響,女性才逐漸覺醒,開始爭取自己的權益。
首先是美國婦女在紐約發動一次大會,會中發表宣言,要求婦女應該享有受教育、投票、外出工作的權利。雖然這一次的動員大會,並沒有讓婦女的要求如願以償,但是卻向在當時的社會投下一顆炸彈般,引起不小的震撼;投入婦女運動的人愈來愈多了。
一九零三年三月八日,美國婦女團體在芝加哥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遊行。遊行的目的是為了爭取男女平等。此外他們並組織了婦女運動聯合會。
第二年,國際婦女大會在丹麥召開會議,會議中提出「男女同工同酬」、「保障童工」、「保護女性」的要求。婦女運動的領袖蔡特金女士也在會中提議:以每年的三月八日為國際婦女節。獲得表決通過。此後,三月八日便成為女性同胞專屬的紀念日。
至於兒童節的由來,源自於一九二五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兒童幸福國際大會」。
當時,參加會議的一共有五十四個國家。在會議中,通過了「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呼籲全世界的人,共同來注重兒童問題,包括:兒童的教養、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貧困兒童的救助,以及避免讓兒童從事危險工作等等。
各國政府對於這個宣言給予高度關切,先後制定屬於兒童的節日,表示對兒童的重視。我國的兒童節是在民國二十年,由中華慈幼協會所發起,建議政府定四月四日為兒童節,經過核准後,公佈實施。
近年,因為政府顧及兒童節當天放假,應該有父母陪伴,便將婦女節及兒童節合併,成為婦幼節,日期則採用四月四日。

青年節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群眾運動,革命浪潮迅速席捲全國,各界民眾同仇敵愾,共同奏起一曲浩氣長存的時代壯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召開了戰後和平會議。會上,中國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強某些特權的七項希望條件及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均被無理否決,最後和會竟將原德國在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接管。  消息傳入國內,激起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幾所學校3000餘名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喊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遊行隊伍到東交民巷使館區請願未果,就前往趙家樓衚同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是北洋政府與日本具體交涉的親日派官僚。當時,曹已嚇得躲了起來,憤怒的學生就將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頓,並放火焚燒了曹宅。這時,大批軍警趕到,當場逮捕了32名學生。在廣大學生針鋒相對的鬥爭下,在各界的強烈聲援下,被捕學生很快被釋放了,但運動的目的並未實現。5月19日,北京大中學校2.5萬多人舉行總罷課,並進行大規模的愛國運動。6月3、4、5日,更多的學生走向街頭,抗議軍閥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學生被捕入獄,當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臨時監獄來關押學生。  駭人聽聞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國各地更強烈的反抗。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群起響應,正義凜然、不畏強暴的愛國鬥爭從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據統計,全國有20多個省區,100多個大中城市捲入到這場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發的六三運動規模最大。6月5日,上海工人自動舉行罷工,支援學生的反帝愛國鬥爭。以日商內外棉第三、四、五紗廠工人帶頭,全市六七萬工人罷工。同時,上海商人也舉行了罷市。一些地方的工人、商人積極響應,推動了鬥爭的發展。迅猛擴大的鬥爭形勢給反動當局以極大壓力。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6月10日,下令撤銷了曹、章、陸的職務。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電令中國代表,同意在和約上簽字。為此,又引發了新的一輪抗爭,拒絕和約簽字的呼聲如潮,全國各地發往巴黎抗議簽字的電報就達7000餘份,中國代表終於沒有出席和約簽字儀式。  賣國賊被罷黜,和約被拒簽,這場反帝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鬥爭。  五四運動也是一次高揚"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思想啟蒙運動,其持續的時間更長,影響也更深廣。  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第二年改名為《新青年》)為標誌,新文化運動開始興起。1917年,陳獨秀到北大任教,編輯部也遷往北京。蔡元培、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都積極參與到運動之中來,特別是採用白話文後,每期雜誌的發行量從1000餘份激增到一萬五六千份,影響迅速擴大。新文化運動其基本的口號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和科學,"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這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使大批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學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為後來爆發的群眾愛國運動作了充分的思想、輿論準備;五四愛國運動,則又極大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向縱深發展,為其開拓了新的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之後一年內,全國各地新創辦的鼓吹新思潮的期刊達400餘種,新成立的進步社團達三四百個,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了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講,五四運動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起點而載入史冊。

植樹節



植樹節(又剛好是 國父逝世紀念日)國曆3月12日.
民國建立之初,一些政客與軍閥為了本身利益,仍舊把持政權不放;
因此國內實際上是動盪不安的,為此 國父四處奔走,為了國家和平統一努力。1924年冬天,北洋軍閥邀請 國父北上商討國家統一的問題,
當時 國父身體已經不太好,仍抱病前往。遽料,就在他剛到天津時,
突然傳出北京政府承認不平等條約的消息;受到這個刺激,
國父身體情況急遽惡化,診斷發現是肝癌。1925年3月12日, 國父孫中山先生不幸病逝,
當時的國民黨中央爲繼承總理遺願,于1928年3月1日,做出決定:
在總理逝世紀念日,各地舉行植樹活動以響應總理生前所提倡之
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並通電全國“本月12日爲先總理逝世三周年紀念,
因爾後此決議,每年3月12日,全國各地一致舉行種樹典禮,
以造中山林之提倡,務期蔚成大觀。昭布無極。”
隨後,在南京第一林場專門劃出一塊土地,
作爲舉行“三一二”植樹典禮的場所,取名“中山林”。同年4月17日,國民政府鄭重發佈通告,以孫中山逝世的3月12日爲植樹節,
全稱爲“總理逝世紀念植樹節”。這便是植樹節日子的由來。
而大家可能不曉得的是中共也是將同一天訂為植樹節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
每年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
可見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恢宏眼光早已超越一切,而同為世人所敬重與懷念!
記得小時候,每到這一天都是會有政府首長帶頭做植樹的活動,
而全國各級學校或是民間團體也都是共襄盛舉!
林務局為推動全民植樹綠化理念,自民國92年起將每年立春日(國曆2月上旬)至3月12日訂為
「植樹月」;期間由林務局、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縣市政府、社區辦理下列四項主要活動:
社區植樹活動:
以「社區」為中心,由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或工作站)接受具自主性之社區,申請林務局經費補助所辦理之社區綠美化植樹活動。
區域植樹活動:
以全台各地閒置國公有土地、農地、濱海地區、機關學校空地等為主,由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結合地方政府並邀集當地居民及企業團體共同辦理之植樹活動。
中樞紀念植樹活動:
由林務局主辦,於3月12日植樹節當天恭請 總統、副總統及五院院長所舉辦之紀念植樹活動。
植樹節大會:
由林務局頒發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造林保林特優優良單位、植樹綠美化全國模範社區、國家森林之友等獎項,以鼓勵基層林業同仁士氣及表揚國家森林之友志願服務之精神。

228紀念日

放假囉!228和平紀念日,由政府明訂全國各機關學校放假一日。一般人聽到228只知道放假真好,但是,放假的同時您還記得228和平紀念日的由來及背景嗎?元智電子報帶您回溯一下紀念日的源起及設立目的,享受假期的同時,請別忘了紀念日的真正意義喔!【緣起及歷史背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重回祖國懷抱;國軍大隊人馬前來接收,台灣百姓們夾道歡呼迎接,為了脫離日本統治,重獲自由而歡欣鼓舞,慶賀生響徹雲霄。戰後,台灣經濟陷入困境,失業情況十分嚴重,民生困苦。這時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重新整頓;誰知,當時紀律敗壞,特權橫行,導致經濟、政治、民生各方面不但未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人民對政府由期望轉為失望,由愛轉為恨,不滿的情緒與日俱增。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官員在台北大稻埕查緝女販私賣香菸,竟打傷女販,後來又開槍射殺抗議的市民,導火線就這樣引燃了。第二天(2月28日),台北市民遊行示威,前往官府要求懲辦兇手;卻遭到機關槍掃射,於是事情愈演愈烈,台灣百姓全面起來抗爭。一些地方上較有名望的人,為了弭平亂事便出面協調。奉派來台的行政長官-陳儀,卻沒有誠意處理善後,一面假裝和代表們協商,一面卻向蔣中正請求派兵鎮壓。3月8日,大軍登陸後,立刻由北到南展開大規模的整肅行動,抓的抓、殺的殺、失蹤的失蹤,死傷難以估計,這便是「二二八事件」。【設立紀念碑】幾十年來,因為台灣一直處於戒嚴狀態,誰也不敢在公開場合提到這件事;但是,受難者家屬心中的痛與怨,卻沒有隨著時日消失,擴大了「本省人」、「外省人」之間的心結。1987年,結束戒嚴後,二二八和平運動終於開始推展,專家、學者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調查報告相繼出爐,並有二二八紀念碑的設立。【訂定紀念日】1995年,李登輝總統代表政府向受難者家屬致歉。1997年2月,台北市政府、行政院相繼宣佈明訂每年2月28日為「和平紀念日」。不管是政府或民間所做的這些努力,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告為死者在天之靈,撫平受難者家屬心中的創痛,並促進全民的團結。

萬聖節




萬聖節是西洋鬼節,對國外來說萬聖節就像我們的中元節,這一天他們會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樣,到處舉辦狂歡派對。
「萬聖節」這個字,起源自天主教教會。每年的 11 月 1 日,是天主教慶祝諸聖的節日 All Hallows Day 或 All Saint's Day。
而在萬聖節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爾特族人的年度豐收祭典,象徵著一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
當時二千多年前的塞爾特族人(即目前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一年之中最害怕的日子莫過於十月三十一日的晚上,他們相信世人的生活是由神明所主宰的,而死亡之神 Samhain 在會在每年 10 月 31 日的夜晚會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間。
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是塞爾特族人表達他們對太陽神的敬意,因為太陽神讓他們的穀物豐收,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冬天!可是在這一個夜晚也是惡靈力量最強大的一天,傳說中,每年到了這一天,所有時空的法則都會失效,使得陰陽兩界合而為一。因此,這是遊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
在 10 月 31 日晚上驚駭的時刻,活著的塞爾特人會為了躲避靈魂的搜索,在這天晚會上把家裡的爐火滅了,營造出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並刻意用動物的頭或皮毛做成的服飾打扮自己成鬼怪的模樣,口中發出可怕的聲音,企圖嚇走靈魂也讓靈魂分不清誰是活的人,而不能夠找到替身;過了這個晚上,第二天就是萬聖節,一切也就回復平靜了。
萬聖節的習俗 :面具化裝
在古時候,如果有旱災或是其它重大的災難,人們便會帶上醜陋的面具,因為他們害怕深夜還在外面遊走的惡靈,如果晚上必須出門,便會戴上面具或用動物的皮毛裝飾自己,希望惡靈認不出他們來,或被醜陋的面具嚇走。
後來敬畏鬼神的宗教意味逐漸轉薄,慢慢開始有小孩穿上鬼和精靈的衣服,出去嚇鄰居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要大人請吃糖果的趣味習俗。
南瓜燈
在萬聖節還有雕刻南瓜燈的習俗,這是一則趣味的愛爾蘭的民間傳說。據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酒鬼,他有一天邀請惡靈來一起喝酒,但喝完後卻沒錢付帳,他就設計要惡靈變成六便士 ( six pennies ) 來付酒錢,可是傑克又沒拿它來付錢,反而用一條銀紙鎮住惡靈讓它出不來。
惡靈苦苦哀求傑克放他出來並答應不來嚇他、騷擾他,於是傑克就它出來,到了第二年萬聖節,惡靈又與傑克達成協議,答應這一年不會來騷擾傑克,但沒過多久傑克就過世了,這時天堂拒絕收容他,傑克只好到地獄報到,可是因為惡靈已經答應他這一年不騷擾他,所以也無法收容傑克。
天堂地獄都去不得,傑克怎麼辦呢?而且路實在是太黑了,傑克也找不出路離開,這時惡靈就丟給他一塊已經燒得通紅的煤炭讓他在黑暗的地獄中比較能看清楚路,傑克將這小塊媒炭灰燼放在一個打了許多洞的菜頭當中,好讓它燒久一點。
根據這個傳說,後來愛爾蘭人就用菜頭來製作他們所謂的"傑克燈籠"。但是當移民們到了美國之後,發現新大陸的南瓜比菜頭普遍,於是改為用南瓜雕刻成各種鬼臉,然後在裡面擺蠟燭了,這就是“南瓜燈”的由來。

聖誕節




(一)在宗教上過聖誕節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的風俗習慣,可是你可曾探究過這日子的由來?你知道為什麼要慶祝這日子嗎?聖誕節的由來可追溯到2001年前耶穌的誕生。
耶穌是那一年誕生的呢?確實年份雖然已無從考察,但大多數考古學家都認為應該是在劃分世紀的那一年(即公元前一年),只不過正確的出生日期無法確定。因此早期的基督教徒便以羅馬帝國時期的密司拉教派,在每年一二月二十五日紀念太陽神誕辰的第一天定為【聖誕節】。所以聖誕節在宗教上是基督教徒紀念耶誕生的一個重要節日。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一座小城--伯利恆。馬利亞,也就是耶穌的母親,因聖靈的感動而懷孕,在夢中天使加百列向她顯現,告訴她,她將要生下神的兒子,他要被稱為耶穌。就在與丈夫約瑟返往家鄉時,所有的旅店客滿,因此馬利亞被迫在馬槽生下耶穌。遙遠的東方有三博士得到神的啟示,追隨天上的一顆明亮星星找到了耶穌,俯伏拜他,揭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在伯特利野地的牧差人也聽到天使的聲音從天上發出,向他們款耶穌降生的佳音。(二)在民俗上那可就要追溯到德國了。在德國,聖誕節前的四個星期天分別秩為第一、二、三、四個待降節(advent)。在第一個待降節左右就開始了耶誕市集,而第一個待降節當天,家家戶戶都會將待降花圈(adventskranz)中第一根蠟燭點燃,之後每個待降節分吸再依序點燃待降花圈的其他蠟燭,等第四根蠟燭被點燃的時候,就代表耶誕節要來啦!這段期間德國家庭同時開始準備各項採買、裝飾,大掃除的工作,這像不像我們的臘月呢?而小朋友也會得到一份「耶誕日曆」(ADVENTSKALENDER),這是一個紙盒,上面會有1到24個小「門」,每個小門後面都有一樣小玩具或糖果之類的東西。就像我們小時候在住家附的雜貨店「抽」東西一樣,小朋友從十二月一號開始每天可以開一個門,剛好開到十二月二十四的耶誕節前夕。不過頑皮的小朋友通常迫不及待地在第一天就將它全部打開了!
聖誕老公公的由來
聖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聖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送她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於是,將禮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據說平安夜的晚上,聖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裡。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並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聖誕老人解渴,並送份大禮給自己。隔天一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想知道自己得到什麼獎勵。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之後,美國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銷手法,每年利用這個節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廣告,大賺一筆,在亞洲的日本及其他各國也群起效尤。因此裝扮聖誕老人來慶祝聖誕節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
聖誕樹的由來1.據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後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後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2.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農人,在聖誕節那天遇到一位窮苦的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孩子,這個小孩臨走時折下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掛滿了禮物,用來答謝農人的好意。然而聖誕樹真正出現在聖誕節,首先見於德國,之後又傳入歐洲和美國,成為聖誕節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他們通常用五光十色的彩燈、蠟、禮物或天使來裝聖誕樹,尤其住在美國西北部的人們,因為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他們會全家人一起去挑選一棵真正的樹做為聖誕樹。聖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聖誕樹、也有人造聖誕樹及白色聖誕樹。每棵聖誕樹上都掛滿琳瑯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徵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而且在傳統習俗上,只有家庭的一家之主才可以把這顆希望之星掛上,旁人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聖誕歌曲平安夜的由來「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靜享天賜安眠,青享天賜安眠。」這一首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聖誕名曲,出自奧國阿二卑斯山的一個小村莊提羅。1818年聖誕節的前夕,村裡的牧師約瑟.梅爾望著教堂裡破舊的風琴而煩,因為幾個鍵盤都已經彈不出聲音來了,他不知該如何迎接即將來臨的聖誕節聚會,在訪村人的歸途中,爾牧師經過村郊的小山坡,當他從一上俯視幽靜的小村,幾盞燈光點綴著幽暗的黑夜,在皚皚雪地裡更顯得寂靜。眼前的世界使他德彿重回2001年前耶穌在伯利恆誕生的夜晚,那般地祥和與寧靜,充滿非神聖與平安,此時突然靈光一閃,他急忙飛奔回家,把蘊藏在腦海中的詩景寫成了「平安夜」的歌詞。翌日早晨,梅爾牧師去找好友佛蘭茲.古魯伯,把詩交給他。古魯伯是一位琴師,當朗頌這首詩時,也產生彷彿置身於耶穌降生的夜晚一般,因此他興地立即做了一支曲子來配詞。他們兩人開始快樂地練唱,準備晚上聖誕聚會時可以表演。在平安夜的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小教堂裡,聚會中爾牧師高唱了這首新曲子,當晚雖然沒有風琴的伴奏,但是簡單美妙的詞句和棌和的旋律卻感動了所有在場的聽眾,而流傳至今。聖誕節的意義聖誕節對傳統的基督徒來說,是在慶祝耶穌的誕生。他們會在聖誕節的早上去做聖誕禮拜,以紀念耶穌和發揚基督的精神。不過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種大眾化的民俗活動,是一個大家分享彼此對於家人、朋友甚至於他人的愛與關懷的日子。它也象徵著人們對於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感恩、銀善、信實、溫柔以及節制的期望。印象中,聖誕節似乎應該在皚皚白雪中度過的節日,但是有趣的是,對住在南半球的人門,例甘澳洲或南美洲的人們而言,聖誕節可是夏日的節慶呦!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教師節




在 中 國 教 育 史 上 , 孔 子 象 徵 著 「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的 萬 世 師 表 典 型 。 以 六 藝 傳 授 學 生 三 千 多 人 , 不 論 其 階 級 、 人 品 , 凡 是 真 心 向 學 , 他 皆 來 者 不 拒 、 誨 人 不 倦 。 春 秋 變 局 中 , 孔 子 力 學 濟 世 , 曾 為 匡 正 社 會 而 周 遊 列 國 , 勸 諫 君 王 行 道 ; 晚 年 , 整 理 古 代 文 獻 , 奠 定 中 華 文 化 萬 世 不 易 的 基 石 。 民 國 二 十 八 年 教 育 部 通 令 全 國 將 孔 子 誕 辰 八 月 二 十 七 日 訂 為 教 師 節 。 後 來 經 曆 數 及 考 紀 專 家 將 孔 子 誕 辰 換 算 為 國 曆 應 為 九 月 二 十 八 日 ; 故 於 民 國 四 十 一 年 由 行 政 院 提 請 總 統 明 令 : 孔 子 誕 辰 及 教 師 節 改 為 九 月 二 十 八 日, 以 紀 念 至 聖 先 師 , 並 慰 勞 教 師 們 經 年 的 辛 勞 。
孔子是誰~
孔子 孔 子 , 名 丘 字 仲 尼 , 春 秋 魯 國 鄒 邑 ( 今 山 東 曲 阜 ) 人 , 周 靈 王 二 十 一 年 生 , 周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卒 ( 西 元 前 五 五 一 至 四 七 九 年 ) , 享 年 七 十 三 歲 。 與 孔 子 先 後 降 生 於 世 的 , 有 希 臘 的 蘇 格 拉 底 、 亞 里 士 多 德 及 印 度 的 釋 迦 牟 尼 , 此 時 可 謂 東 西 方 皆 有 聖 人 。 孔 子 三 歲 喪 父 , 家 境 清 苦 , 由 母 親 撫 養 教 育 成 人 。 十 五 歲 立 志 為 學 , 曾 一 度 官 任 司 寇 , 三 個 月 使 魯 大 治 , 夜 不 閉 戶 ; 他 由 工 作 環 境 內 學 習 貴 族 禮 儀 , 自 官 府 典 藏 中 博 覽 群 書 , 學 識 更 為 精 進 。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臺灣光復節



【大紀元10月23日訊】公元六零七年,隋煬帝曾派兵到台灣,那時的台灣還是一個荒涼的島嶼。到了宋元以後,開始有人從閩江一帶遷移到台灣來開墾。一直到明朝,移民的人才多了起來。
明朝末年,台灣被荷蘭人佔領了二十年,鄭成功為了反清復明,率兵攻打荷蘭人,經過幾次苦戰,荷蘭人終於投降,台灣回歸中國的版圖,這是第一次光復台灣。

清朝同治年間,日本先試探性的派了三千海軍在台灣上岸,殺害牡丹社的山胞,然後向清廷提出賠償要求。清廷在吃了虧的情形下,還賠錢給日本。於是日本識破了清廷的外強中乾,知道清廷不過是只紙老虎,於是把外侵的箭頭指向了中國。

在清光緒年間,中日發生甲午戰爭,清廷慘敗求和,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昏庸的清廷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帝國主義。「馬關條約」簽訂以後,朝野各界憂憤,尤其是台灣居民,個個情緒激動,寧可與日本人同歸於盡,也不願淪為日本人的奴隸。

台灣人民向清廷求援不能如願,於是只有獨立自救,公推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宣佈自立為「台灣民主國」。在丘逢甲、劉永福等人的領導下與日軍對抗。可是在軍備與物資都差距懸殊的情況下,終究被打敗了。台灣本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往後一連串的抗日行動,風起雲湧,前仆後繼,前後約有一百多次,讓日本人傷透了腦筋。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侵華,我國發動對日抗戰,繼而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民國三十二年底,中美英三國領袖在開羅舉行會議,在會中決定將日本在中國所奪取的土地--東北四省及台灣、澎湖歸還中國。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我國政府在台北中山堂接受日軍投降。淪陷了五十年的台灣,又重回祖國的懷抱。
民國三十五年,政府訂十月二十五日為台灣光復節,就是為了紀念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

冬至



冬至就是二十四個冬節就是冬至,時間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而節氣中的一個。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在古代,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就有利用「冬至」日郊祀祭天的記載,又因為周曆的正月是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後,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來慶賀這個日子呢!
「冬至」又稱為「至節」,因為它是「陰極之至」、是「陽氣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節日。又由於冬至過後,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又有「冬節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另外,冬至又有如「亞歲」、「如正(新正)」、「履長節」等的稱呼,民間則多稱為「冬節」。又由於富人都過著豐厚的冬至,而窮人則只能貧苦的過夜,於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
民間又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後,及當天天氣的好壞,推測往後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臺灣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在冬至的應節食品方面,有許多有趣的傳統,甚至是各族的特色。例如:滿族旗人在冬至祭天祭祖之後,將祭拜過後的豬肉煮成白肉和親朋好友分享;在陜西地方,人們相信共工的兒子,在冬至這天去世,變成散播瘟疫的惡鬼,但疫鬼怕紅豆,因此在冬至這天,大家煮紅豆粥來避開瘟疫;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在冬至這天則有吃餛飩的習俗,有句俗諺說:「冬至餛飩夏至面」,另外在西北地方則多半吃餃子(餃子在明代之前稱為餛),民間甚至有流傳「吃了冬節的餃子,不凍耳朵」的諺語(據說這種習俗是來自于醫聖張仲景施藥為窮人治凍傷的故事而來的)。
 

重陽節


一.重陽節的由來:
1. 登高望遠,飲菊花酒的風俗,在戰國時代已經開始。但什麼時候登高?什麼時候飲菊花酒,它們與重陽節是否有何關連,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
2. 民間以農曆九月初九日為「重陽」,又稱「重九」節(重九之名,起源於東晉)
3. 有文字記載,九月九日成為節日是在漢代: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以辟邪延壽。
又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顯然,佩茱萸,飲菊花酒在漢代已成為重要的節日了。
4. 重陽登高的故事 見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
東漢時代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裡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便能避禍消災了。」桓景照師傅所說,全家上山遊玩,等到傍晚一看,只見所有的雞狗牛羊家禽家畜,全都死光。桓景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家禽家畜,做了他們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
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後世的人卻代代相傳。到了晉代以後,重陽登高避災,大為流行,已成為歲時節令中的一件雅事。
5. 重陽不儘是文人雅士飲酒、賞菊、登高、賦詩的節日,也是古代婦女的休息日─根據干寶《搜神記》云:
淮南全椒縣有一位丁氏,嫁給同縣姓謝的,由於謝家是大富戶,她婆婆又十分兇惡殘暴,常虐待丁氏,強迫她幹繁重的家務,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就會遭到痛罵和毒打。丁氏忍受不住,就在重陽節懸樑自盡了。死後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說:「做人家媳婦的,每天辛苦工作不能休息,重陽節當天,請婆家不要讓她們再操勞了。」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陽日,都讓婦女休息,叫做「休息日」。古代還把這位姓丁氏的婦人立祠祭祀,稱為「丁姑祠」。從此以後,每逢重陽節,父母們要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將重陽節稱為「女兒節」。
6. 儘管魏文帝說重陽是「日月並應,俗嘉其名」的節日,但當時人們不是把這一天視為吉日良辰,而是看成一個恐怖的日子,因此要登高、佩茱萸辟邪,離家躲災,飲菊花酒驅除瘟疫延長壽命。
7. 到了唐代,重陽節又增添了不少美麗的神話故事和迷人的色彩:
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洪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賓客及部屬,他想誇耀女婿吳子章的才氣,便事先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所有的賓客都知到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卻不料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於是毫不謙讓接過紙筆,。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氣,立即派人在旁邊看王勃書寫,誰知道王勃才氣不凡,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洩出來,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忍不住拍案叫絕!王勃從此一舉名震詩壇。
8.文化是累積的,重陽節經過二千餘年的變遷,已成為多元性的節日,民國六十三年內政部為敬老崇孝,而核定重陽節為「老人節」,增加了重陽節的精神內涵。
二.重陽節的習俗:
1. 佩茱萸:
茱萸屬芸香科落葉亞喬木,古人佩帶的有三種,分別是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其中前兩種為中藥藥材,具有潤肝燥脾,溫中下氣,除濕解鬱,去疾殺蟲等功能。
古人將茱萸作為驅邪的神物,每逢重陽節,人人佩戴,後世稱之為「茱萸會」,或稱重陽節為「茱萸節」。現今佩茱萸的習俗已沒有了,但在漢代就已經有這風俗(見晉周處「風土記」)。而唐代的名詩人以茱萸作出不少感物懷人的詩,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把異鄉遊子在重陽佳節懷鄉思親之情,抒發的淋漓盡致;而「每逢佳節倍思親」更被用來表示遊子的心情。
2. 賞菊、飲菊花酒:
酒是節慶必備的飲料,重陽節是九月九日,九九與菊酒諧音,所以要喝菊花酒。九月已是秋天菊花盛開,故九月又稱「菊月」。
根據《西京雜記》記載:「菊華舒時,并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相傳喝菊花酒能延年益壽,活得長「久」。所以郭元振有詩曰:「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陶淵明九日詩中也提到:「酒能袪百慮,菊能制頹令。」
在歷史上,曠達不羈、傲視世俗的魏晉文人對重陽節尤其青睞。因此,田園詩人陶淵明在《九月閑居》詩序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持膠靡由,空服九華」。陶淵明一生酷愛飲酒,性情恬淡,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每次到重陽節時就陶醉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風雅情緒中。根據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記載:
有一年重陽佳節,他(陶淵明)在家裡東邊的籬笆下正欣賞著菊花,彈琴唱歌時,突破間酒癮大發,但遺憾的是家裡沒有準備酒過節,只好慢慢地走在菊花叢中,並摘了大把的菊花,坐在屋旁的籬笆旁惆悵。突然間抬頭一看,看見一個身著白色衣服的人,帶了酒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送酒使者。原來朝廷屢次要徵召陶淵明作官,他都不答應,王弘想要結識他,曾多次給陶淵明送酒。這次陶淵明見酒大喜,立即打開酒罈,在花叢中暢飲,酒醉詩興大發,吟出了《九月閑居》這一首名詩。而「陶公詠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為後世文人喜好的典故了。

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
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離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風暴雨,稱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到今天寒食節更已經被清明節所取代了。


清明節的習俗:
1. 掛紙:
「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2. 培墓:
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


3. 踏青(起源於唐代):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遊。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 盪秋千(鞦韆):
秋千以前叫做「鞦韆」,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這就是秋千的雛形。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北征山戎時,把秋千帶入中原。開始時只有一條繩子,用手抓住繩子盪來盪去,後來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漢武帝時,因千秋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所以把千秋改為秋千;到唐代,盪秋千已經十分普遍,並且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甚至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正因為在清明時節到處有人在玩秋千,所以便有人將它稱之為「鞦韆節」。


5. 鬥雞:
鬥雞也是清明時節的應景遊戲,而且正如春節的賭博一般,是必須拿錢作為輸贏的。鬥雞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到唐朝時,十分盛行,不僅在民間設有鬥雞場,讓群雞相戶攻鬥,就連皇上也喜歡玩鬥雞。據說唐明皇十分喜愛鬥雞,曾經不惜重金,在宮廷中設置一個豪華的雞坊,還派人專門養雞,作為鬥雞之用,可見唐代宮廷中鬥雞風氣之盛。至宋朝之後,鬥雞的風俗才逐漸式微,但是目前臺灣仍尚有鬥雞的風尚。臺灣民間飼養一種黑色而體大的鬥雞,俗稱「軍雞」,這種雞原產於印度及馬來西亞,曾在臺灣掀起一陣蓄養鬥雞及賭勝的風氣,現今每逢清明、端午中南部地區鄉間亦有鬥雞比賽的民間習俗。
6. 插柳:
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戴柳枝的習俗。在祭墓踏青時,人們往往還折幾枝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或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便黃狗」,似乎說明了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為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發芽的時節,於是人們紛紛戴柳條以辟邪了。
關於插柳的習俗由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有的說是紀念介之推。介之推被燒死和埋怨在柳樹旁,第二年寒食節,晉文公率領臣子來祭拜介之推的時候,只見那棵被燒毀的柳樹竟然死而復活,晉文公情不自禁地折了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以後群臣紛紛仿傚相沿成襲;有的說是唐高宗在渭水舉行祭祀儀式時,曾把柳枝編成圓環送給群臣,說是可以辟邪,於是相沿成襲;更有人說是宋朝著名詞人柳永生前留戀於秦樓楚館為與不少歌妓結下不解之緣,深受歌妓愛戴,柳永死後,每年清明節都有不少歌妓來到墳前祭掃,祭拜完後在路邊折柳插簪髮,以為悼念,於是成為後世插柳之俗。
7. 賜火:
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春天取榆,稱柳之火,夏天取棗,稱杏之火,秋天取柞,稱楢之火,冬天取槐,稱檀之火。也就是說,換季之時,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節的火就叫做「舊火」。因為寒食節全國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火賜給群臣,以示對大臣的寵愛,據說每年參加鑽火的人很多,誰若能先鑽得火,把火種獻給皇帝,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賞賜。
8. 拔河:
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設備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拔河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最初是在軍隊中盛行,後來才流行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七夕情人節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嫺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裏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裏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喂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中元節











中元節當今世上重要宗教的教義或許有些出入,卻都承認—有鬼的存在。 中國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雖然在他們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還有天神和地祇的存在,但是卻以「人鬼」作為中心信仰。 中元節,即是和人鬼有密切關係的節慶。因此我們將從中元節的由來、中元節的傳說、中元節的意義,以及中元節有關的活動等方面來探究這個屬於鬼月的大日子—七月月十五日中元節。
(一)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二)中元節的傳說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三)中元節的意義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四)與中元有關的活動 中元節的藝文活動最主要的有— 普渡拜拜—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開始準備黃昏的大拜拜。祭壇上各種牲醴及水果擺上幾百盤,殺豬幾十條甚或百多條,米穀整卡車,魚山、內山聳立著,極盡鋪張能事,與「做醮」相同。另請和尚或道士登壇作法誦經,引渡孤魂野鬼,回歸天地,有時也上演鍾旭道捉鬼等民間戲曲。孟蘭盆法會—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謂的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的法會中,和尚誦經,盆羅百味,供養僧眾,功德無量。 除了善渡拜拜、孟蘭法會外,還有「搶孤」、「放水燈」、「立燈蒿」等藝文活動。這些雖然並非各地年年舉辦,但仍是中元節頗受重視的藝文活動。 七月間節門、中元普渡,可說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認為孤魂野鬼無人祭祀,統一在每年中元節祭拜,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宜利用此一節日宣揚「博愛」、闡揚「追遠」、發揚「好施」的情懷,如此才具有實質的教育意義。

雙十節




中華民國的誕生,就是經過一番的掙扎、努力、犧牲了許多優秀同志的生命,
才誕生了一個嶄新的國家。滿清統治中華近出百年,到了末期,由於政治敗壞,民不抑生,
以致於列強野心勃勃的想瓜分中國的利益,延非但不力求圖強,
反而置人民痛苦於不顧,竟使國家淪為「次殖民地」─比殖民地還不如,
愛任何國家的侵略,卻無力反抗。國父知道清延沒有希望改革予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嚴,於是聯合各地愛國志士,
起來反抗清朝,不料十次革命都失敗,尤其是黃花岡的起義,
雖然遭到失販但是革命同志愈挫愈勇,而且全國反清情緒高昂,造成一股極大的風潮。當時,滿清政府因為大舉向外國借錢無法償還,於是想把鐵路收歸國有,用來還債。
人民一致反對,尤其是四川等省人民反對最激烈,用罷課、罷市來抗議這件事。滿清惱羞成怒,不惜用武力鎮壓,還下令凡是參加罷市的人一律「格殺勿論」。
全國同胞對於清延的暴力重為憤怒,而革命時機也到了成熟的時候。

革命黨人策劃在武昌起義,日期是八月二十五日,不料消息走漏,
革命機關在八月十八日被清延破獲,所以不得不臨時把起義時間提前八月十九日。
十九日晚上,革命周志熊秉坤,開了石破天驚的第一槍,驚醒了沈睡百年的中國。隨後,各營同志展開攻擊,士氣銳不可當,嚇得清兵紛紛走避,
而湖廣總督瑞澂,統制張彪都城逃跑,革命軍佔領了武昌,升起了革命旗幟。

全國各地革命軍聽到了勝利的消息,士氣大振,革命攻擊如火如茶地進行著,
清政府雖然派出大軍鎮壓,卻抵不住全國同胞求民主共和的意志,
滿清氣數已盡,不得不默然下臺。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好像春雷乍響,春回大地,萬物充滿了生機,
沈睡了一個寒冬的萬物,又開始生長,那些死亡的,也由新生命來代替了。
統治了中國三百六十八年的清朝終於覆亡,同時也結束了我國二千多年的君主政體,
中華民國從此開始了它的新生命。中華民國的建立就好比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推算起民國的生日,
應該是農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那天,也就是國曆十月十日,
於是,政府在民國元年九月,下式定十月十日為國慶日,也叫做雙十節,
以慶祝這個偉大的日子。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端午節


端午節



民間習稱為「五日節」,與中秋節、春節同為中國人三大節日。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為「重五」,也叫做「五月節」。古人稱五月是「百毒之月」,原因是時序已進入夏季,各種蚊、蟲、大肆出現,活動頻繁,所以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與衛生有關:


繫香芳

插艾: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插艾草、菖蒲及榕樹枝,用以驅邪:「艾草」台語唸甘「兄」音,可做藥草如「艾炙」,民間常將整和入粿粹(以米磨成漿瀝乾水份)中做成「艾粿」。「菖蒲」形似利劍、榕樹枝在俗信中亦屬避邪之物;俗語有云:「插榕較勇健、插艾較勇健(健,台語唸如件音)」。午時聯:這是端午節特殊的習俗,在門楣正中間以黃紙寫上紅字「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類似一種符、兩邊門聯書日:「蒲劍沖天皇斗,艾旗拂地神鬼驚」或「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莆劍斬千邪」。繫香芳:剛結婚的新娘子在第一個五日節,要親自縫製「香芳」贈送親友的小孩子,
香包內置香料,具有驅除蚊蟲的功能。,此俗可能是古代佩帶香囊衍化而來;更早期父母還要為小孩佩帶五彩絲線稱為「長命縷」。
午時水:端午節正午的井水叫做「午時水」,民間習俗認為,汲取來飲用,可以延年益壽。


綁粽


綁粽:粽子是端午節的應節美食,舊時家家戶戶都自,綁粽子的繩子,以鹹草為材料為粽索,上端編成辮髮形狀叫做「粽符」,是用來驅鬼辟邪的壓勝物。農業社會時代人情味濃厚,也用來贈送給親友。
扒(划)龍船:端午節個地都舉辦划龍舟比賽,早期龍舟出賽事先要舉行隆重的儀式,在賽前幾天,由道士誦經引領,一路敲打龍船鼓至河邊「請水神」,再拔貝(擲筊)決定「頭家」、「爐主」(執事人員),比賽當日先祭拜龍船,再抬龍船遊街,沿途敲鑼打鼓,居民都擺香案膜拜。古老的小鎮,還有迎龍頭活動,即俗所唱的「五月五,迎龍船、滿街路」,龍頭木臺上也插滿榕樹枝,任令信眾採摘插在頭上,也是俗信「插榕較勇過龍」的表徵。
午時菜:時序到了端午節,豇豆與茄子正當「對時(當時)」味道鮮美,俗諺說:「食菜豆食到老老,食菇人較會超騰」,這兩樣菜稱為「午時菜」。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過年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挂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
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爲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中秋的傳說: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于水火這中。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後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後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挂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她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後,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台灣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的來源

古代中國有個傳說,在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月圓的夜晚,可以看見天上的神靈在月光下飛翔,因此人們都會拿著火把去尋找這些神靈。隨著時代的遷移,舉火把的戶外活動也逐漸演進成今日提著各式燈籠在寺廟和公園歡慶的燈節了



元宵節的猜燈謎活動



元宵節『提燈籠、射燈謎等民俗活動』的由來 元宵節這天,除了要吃元宵、提燈籠、射燈謎等民俗活動外,新竹地區客家族群在農業時代,尚流傳吃菜包、祈求六畜興旺、借錢、借柑等過節習俗,如今已逐漸為人所遺忘,對民俗有深入研究的黃榮洛認為是時代潮流所趨,無可避免。 元宵節為何以「燈」為主題?黃榮洛說,以往的私塾把正月十五日做為開課日,當天的重頭戲則是「開燈」儀式,即由學生備妥一盞燈帶到私塾,由老師點燃後,再由學生提著回家,象徵前途光明吉祥之意。 而客家人提燈籠的習俗亦饒富趣味,一對甫結婚的新人,在元宵節這天,需帶著一只燈籠,前往土地公廟或廟宇向神祈求賜子,然後將燈籠懸掛於廟內,因為求子是求丁,「丁」與「同恩音,亦即是「求丁獻燈」之意,若順利得子,次年的元宵節還願時,需帶兩個燈籠祭拜,以示繼續「求丁」之






『偷俗聽香』 元霄習俗饒富趣味



元霄節起源於中國漢代,民間傳統習俗相當多 ,台灣諺語習俗也都寓含趣味,據傳呂氏之亂於 元月十五日平定,因此漢文帝將此日訂為元霄節 ,後來漢武帝進一步將元宵節訂為「上元燃燈節 」,命令當天舉國張燈結綵以祭「太一神」,也 就是主宰宇宙之神。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民間認為是道教「三 官大帝」(三界公)之中的「上元一品九氣賜福 天官洞靈元陽紫微大帝」的壽誕,天官大帝職司 賜福之事,「天官賜福」這一句吉祥話語便是由 此而來。 民間有關元宵節的習俗、諺語相當多,其中「 偷俗」是比較特別及有趣的,傳說末婚男女在元 宵夜「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跳菜股娶好某、偷老古得好某」,新婚婦女或是結婚婦人如果想要生男得子,則可在元霄夜「偷竹籬得男 兒」,或是在元霄節當夭前往寺廟「棱燈腳,阮尪年底做阿爸」。 此外,習俗中也有元宵夜利用「聽香」卜吉凶 ,想要卜吉凶者,可在家中神明廳先向神明告知欲占卜之事,然後以擲筊確定出門行走方向,並在行進途中仔細聆聽旁人交談內容,返家後依聽 到的內容向神明請示以判斷吉凶。 另有一種「祭東施娘」的元霄節俗,則是較鮮為人知,據傳戰國時代的東施貌醜,但卻精於女 紅,二十歲那一年的元霄夜,她為撿拾茅廁內的 繡花鞋而溺斃,後世傅說少女如果想要學好一手 人人誇讚的女紅手藝,需要在元霄夜準備糖果、 甜粿及一只繡花鞋,在廁所前「祭東施娘」。



中國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真是生氣!!

丟中國人的臉請各位傳出去`比老伯一個公道.比人地知道我地要點做人!!!!網上公開聲討!不要臉!人面獸心!請注意!確實挺丟中國國人的臉。趕緊,能轉的都給我轉出去!面對這樣一位年邁,處於生活艱難的老者時,她們母女這樣做就沒有一點良心上的遣責嗎?這個就是那一對可惡的母女,大家看看它們的賊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醜陋!一名收破爛的老人不小心劃破了一年輕女子的牛仔褲,因拿不出對方要求的50元賠償,老人下跪十次。當記者趕到德外大街高等教育出版社門口發現,一個穿灰色羽絨服的中年婦女正在推搡一名衣著破爛的老人,嘴裏喊著:趕緊賠錢!周圍上百名路人圍觀。 旁邊站著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子,藍色牛仔褲腿處被劃開了一條兩三釐米長的口子。被推搡的老人噙著淚水不停地懇求著,手裏捏著一疊毛票,總共8元零4分。 不就破一個小口子嗎,至於這樣為難人家嘛。看著下跪的老人,旁觀路人紛紛勸說得饒人處且饒人。面對路人的指責,中年婦女毫不在意,堅決要讓老人賠錢。 面對巨額賠償老人下跪. 據瞭解,當時這對母女走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附近的路口處,剛好老人騎三輪車拐彎,車上的鐵絲將年輕女子的褲子剮了一個小口。女子的母親要求老人賠她50元。無奈之下,老人撲通一聲跪下,不想對方絲毫沒有反應,老人連續下跪十次。  這一下把圍觀的群眾惹怒了,在附近大廈當保 安的武 先生憤怒地說:對待這樣一個年邁的老人,她們真是欺人太甚。說完,他將口袋裏的23元錢塞在老人手裏。  記者試圖採訪這對母女時,該中年女子說:甭理她。  路人為老人湊錢賠償.  在老人懇求和解未果的情況下,中年婦女最終撥通110報警。5點50分左右,德外派出所的民警趕到現場進行調解,但該中年婦女認為賠償的錢不夠,拒絕和解。這時,圍觀群眾自發掏出錢來,一元、兩元、十元……最後湊夠了50元。  老人再次向圍觀群眾下跪,並不斷地說:謝謝,謝謝。中年女子拿到錢後,拉著女兒一聲不吭離開了。  當時圍觀的群眾紛紛表示賠償50元的結果對老人不公平。民警也表示無奈,稱這是民事糾紛,他們只能充當調解人的角色請各位傳出去..!`給老伯一個公道..!`比人們知道我們要怎樣做人..!!!!那對母女夠沒品的那個老伯伯那麼可憐我很同情老伯伯很討厭那對母女覺得老伯伯可憐的傳下去感覺那對母女不會覺得丟臉!老人手裏只有8元零4毛.面對這樣一位年邁,處於生活艱難的老者時,她們母女這樣做就沒有一點良心上的遣責嗎?

(我覺得他好可憐...怎會有那樣的人勒...看看這老先生多可憐.....我真的該咒罵了....)一些沒良心的人!檢討一下巴~老人ㄟ? 那麼老了...也不體諒一下~?

其他部落格

這是Yahoo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T0yocluTCkH6OA1L3zdBPg--/

這是我的即時通帳號 az620106